網信辦 8 月 25 日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兑幎ā饭灿嬍龡l。第一條至第三條,對目的依據、適用范圍、監管主體作出規定。第四條,對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作出規定。第五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作出規定。第六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用戶自律作出規定。第七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干預輿論作出規定。第八條和第九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用戶管理作出規定。第十條,對建立公眾投訴和舉報制度作出規定。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規定。第十三條,對公布實施作出規定。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里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評論實名制”,要求網站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微博宣布,9月15日前需要完成實名認證,不然就沒法發布微博或者評論。對于中大型網站來說,這意味著每位用戶必須提交驗證一個手機號碼才能注冊賬號,但事實上中大型網站一直都是這樣做,其實影響不是很大。
跟帖評論實名制有利于:
1、惡意攻擊,極端言論,虛假言論會變少。網絡實名制能幫助參與者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而遏制網絡暴力,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環境。由于是實名的,尤其是對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專家而言,他們對自己所發表的意見看法觀點,都會非常慎重,力求真實,不敢亂傳錯誤不實的言論和信息,更不會去惡意攻擊誹謗別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自律,對于暴力流竄的互聯網環境凈化是有力之舉。
2、有利于增加網絡發聲者的公信力。如果在每一個自媒體平臺上都是實名認證,附有個人照片、單位、姓名等真實信息,會使得粉絲或者讀者們對筆者的發言有先入為主的信任感。
3、實名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匿名通過網絡自媒體平臺發表觀點和建議,自然免不了在與其他人意見相左的時候引發網絡論戰,這時候實名制就可以讓參與論戰的各方至少會礙于身份而更加克制,讓論戰始終保持在辯論的層面,不至于升級到“罵戰”。
跟帖評論實名制的弊端:
1、有些實話也不敢說了。因為,網絡實名制會讓批評ZF,針砭時弊的普通網民產生恐懼感。由于擔心報復,大部分的批判者不再敢批評ZF。其結果是政府很難聽到民眾真正的聲音,作出錯誤的判斷。網絡實名制會給揭發貪腐的人讓帶來危險!網絡實名制給被揭發的貪腐官員利用公權力報復揭發人、銷毀證據提供方便。同時,當一個人想要揭發貪腐官員時,網絡實名制會讓他產生恐懼。他有理由擔心自己或者家人受到被揭發貪官的報復。被揭發的貪官職務越高,這種可能性越大。到頭來,貪官還沒有被辦,揭發人就先給貪官給辦了。而且,貪官可以利用公權力,迫使揭發人交出證據的來源,從而徹底消除他的貪腐證據。因此,網絡實名制將大大減少網絡揭發貪腐官員的事件,從而堵住了目前唯一有效揭發貪腐的途徑。
2、為個人信息的非法利用提供了條件。主要就體現在個人信息可能遭泄露,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3、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從企業角度來看,實名制的實施加大了企業對用戶身份信息管理的風險和負擔。目前,利用公民身份信息實施犯罪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攻擊企業網絡信息系統來獲取用戶身份信息等非法手段來實現的。因此,為了保障用戶的身份信息安全,企業不得不加大投入。而一旦出現了所謂的信息泄露問題,企業也將因此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下為《規定》全文: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跟帖評論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序、互動傳播平臺以及其他具有新聞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傳播平臺,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服務。
第三條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傳播平臺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
第四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相關的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報國家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第五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履行以下義務:
?。ㄒ唬┌凑铡昂笈_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
?。ㄈπ侣勑畔⑻峁└u論服務的,應當建立先審后發制度。
(四)提供“彈幕”方式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ㄎ澹┙⒔∪u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_發跟帖評論信息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采取補救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七)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編輯隊伍,提高審核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ò耍┡浜嫌嘘P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第六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與注冊用戶簽訂服務協議,明確跟帖評論的服務與管理細則,履行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告知義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上網教育。
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應當嚴格自律,承諾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公序良俗,不得發布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內容。
第七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于錯誤價值取向,采取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等方式干預輿論。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不得利用軟件、雇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擾跟帖評論正常秩序,誤導公眾輿論。
第八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對發布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信息內容的,應當及時采取警示、拒絕發布、刪除信息、限制功能、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并保存相關記錄。
第九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用戶分級管理制度,對用戶的跟帖評論行為開展信用評估,根據信用等級確定服務范圍及功能,對嚴重失信的用戶應列入黑名單,停止對列入黑名單的用戶提供服務,并禁止其通過重新注冊等方式使用跟帖評論服務。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并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進行信用評估。
第十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設置便捷投訴舉報入口,及時受理和處置公眾投訴舉報。國家和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對舉報受理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及時約談;跟帖管理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要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第十二條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的,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